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10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读三国有感1000字左右

  • 1000字
  • 2025-08-29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1 历史的苍凉拂过生命的荒原,吞噬了荣华与悲伤,屹立着的,是先辈们不朽的身躯。滚滚江河,浪花淘金无数英雄,巍巍中华,茫茫红尘。民族的沧桑五千载,古今多少年,都已付入东流水,留下一道道风景线。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足鼎立,战火纷飞,战马嘶鸣声,将士怒呼声,响彻青云。那么,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国演义1000字读后感初中生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这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以木偶退司马懿、空城计、草船借箭等无数的军事谋略,展现了三国时期英雄们的风采。曹操、关羽、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曹操被描绘成一个能文能武、足智多谋的人物。他能够以木偶退司马懿,刮骨疗毒不怕疼,这些事迹都体现了他的大智大勇。相比之下,周瑜则显得气量狭隘。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甚至说他是“非英雄也”,这种狭隘的心态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关羽是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人物之一。他的忠义、勇武和智慧令人钦佩。书中提到的“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等故事,都体现了关羽的勇猛和忠诚。他忠于故主,即使投降敌军,也坚持等到得知刘备的消息后才返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诸葛亮则是足智多谋的代表。他熟知天文地理,能料事如神,如“锦囊杀魏延”、“空城计”等故事,都体现了他的智慧。尽管他最终未能阻止刘备的失败,但他的聪明才智仍然让人敬佩。

《三国演义》还描绘了其他许多英雄人物,如张飞的勇猛、赵云的忠诚、鲁肃的宽厚等,这些人物的所作所为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让人深感敬佩。

三国演义观后感一千字左右

汉末三国时期,张飞,字翼德,身居涿州范阳郡,以其勇猛和莽撞著称。桃园结义后,张飞与兄长刘备、关羽并肩作战,共同对抗曹操的强军。在长坂坡之战中,张飞一人一马,面对曹操的军队,展现出无畏的勇气。

曹操在山头远观,见一黑脸大汉立于桥头,手持丈八蛇矛,怒目圆睁,气势逼人。曹操心想,此人必定非同小可,遂传令退兵,免伤张飞。张飞见曹操退兵,大呼:“四弟不必惊慌,某家在此,料也无妨!”他稳住赵云的人马,自己则立于桥头,气势如虹。

曹操追问夏侯惇,这黑脸大汉是谁?夏侯惇答道,此人乃张飞,一名莽撞人。张飞的勇猛在当时已是传奇,关羽曾言,张飞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张飞面如铁,黑中透亮,身披锁子甲,足蹬战靴,手持蛇矛,威风凛凛。

张飞在桥头高呼三声,曹操的军队闻声退却。曹操不禁感叹,此人确实勇猛异常。后人有诗赞曰:“长坂桥前救赵云,吓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留芳莽撞人。”张飞的英勇事迹,不仅在当时传为佳话,更在后世留下了不朽的传说。

张飞不仅勇猛,更有着不屈的精神。在长坂坡之战中,他一人对抗曹操的千军万马,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张飞的勇猛和无畏,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他对兄弟的情谊上。

三国演义观后感1000字大学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感想和收获1000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三国演义感想和收获1000字篇一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讲了三国时期吴,蜀,魏三国鼎立。一场刀光剑影的战争还清晰可见,显示三国时期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动荡不安的现象。

什么“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以及“粗中有细勇猛善战”的张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足智多谋”的忠臣诸葛亮;还有心胸狭隘的周逾,长厚的鲁肃等人交织在一起,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首先是刘备,从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就让我对刘备产生了很深的感受,他非常重情义,也很有爱心,也非常的顾全大局,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说,刘备为了统一乱世,三次才请到了诸葛亮,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但刘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受到打击不能控制自己,关羽、张飞被杀害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听诸葛亮的话,一定要攻打吴国,导致失去了一员战将,如果他当时听从诸葛亮的话,就一定能联吴抗曹。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1000字高一

导语:《三国演义》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特别是对照苏轼在《赤壁怀古》中写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下是我收集的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欢迎查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每读到这首《临江仙》,就情不自禁想起《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享誉盛世,不可谓不是一部鸿篇巨作。《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一部详尽而宏大的历史,记载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的历史;更是一部小说,一部内容丰富蕴涵深刻的小说,独具匠心,妙笔生花地勾勒出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巧借东风等一系列故事。

《三国演义》中,既有鼓角争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文臣武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纷争,也不乏风花雪月、情深意长的爱情。细细品读后,我不由得震撼万分,这独具一格的笔墨,这令人臣服的笔风,当真无愧于“名著”二字。

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惟妙惟肖,如张飞、赵云的勇猛无畏,鲁肃的憨傻真诚;再如“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的阴险毒辣,“安居平五路”的诸葛亮的足智多谋,“降汉不降曹”的关公的忠义凛然,无一不描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三国演义》中最为千古传诵的人物便是“智谋绝天下”的诸葛亮。

三国演义论文1000字

1、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

2、此种例子举不胜数。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

3、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4、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

以上就是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的全部内容,汉末三国时期,张飞,字翼德,身居涿州范阳郡,以其勇猛和莽撞著称。桃园结义后,张飞与兄长刘备、关羽并肩作战,共同对抗曹操的强军。在长坂坡之战中,张飞一人一马,面对曹操的军队,展现出无畏的勇气。曹操在山头远观,见一黑脸大汉立于桥头,手持丈八蛇矛,怒目圆睁,气势逼人。曹操心想,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