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1 《八佰》这部电影是一部讲述在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 故事 。 其中的三个场面令我心中波涛汹涌,热血沸腾。那么,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校园#导语】同学们看过哪些红色电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以下是整理的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500字,欢迎阅读!
1.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500字
《辛亥革命》电影给我们展现了曲折的革命道路,给我们刻画了一群为祖国献身的烈士形象。不知你们注意了没有,曾有这样一个动人的镜头:许多华侨把全部家当捐献给孙中山。
我们知道光有不怕死的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是不够的,强大的经济后盾,是决定起义能够真正发动的重要因素,诚如历史学家张鸣所言:"革命首要的是钱,没钱,即使是革命这样正当的事,也没戏。革命在前台唱戏,后台站的是利益。"那么是什么驱使华侨们这么做呢?是责任?
这样一群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必然敢于承担自身各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无论是好是坏。而勇于承担自身责任的人,也必然敢于对历自己做出的行为后果进行承担。
责任代表着形象。一个不敢于承担责任至故意回避责任的政府,必然是一个形象不好的政府。在二战中,日本军阀主义者强征亚洲各国妇女充当慰 安妇,给亚洲古国妇女造成无穷的伤害。作为施害者,日本政府理应在战后承担起对受害者和受害国进行道歉和赔偿的责任。但事实很遗憾,我们看到的,不是日本诚心诚意的进行道歉的面孔,而是千方百计否认和进行诡辩的嘴脸。
1、《刘胡兰》观后感。
2、我看了《刘胡兰》这本电影后,被刘胡兰深深感动了。刘胡兰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3岁参加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培训班,15岁被破格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光是这些,就让我赞叹不已。
3、1947年1月12日上午,敌军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全村男女老少都赶到观音庙前,还抓了几个人在庙里拷打。刘胡兰预感状况不妙,摘下奶奶留给她的戒指,又从衣兜里掏出一块手帕(一位八路军烈士的遗物)和一盒清凉油(她的入党介绍人送给她的纪念品),把这三件小东西交给继母胡文秀。这点东西虽然不值几个钱,但却是刘胡兰的心爱之物。之后敌人的屠杀开始了,有六个不向敌人低头的乡亲,被凶残的敌人用铡刀铡下了头。这时候,大胡子狞笑着刘胡兰,刘胡兰二话没说,从容地向铡刀走去。年仅15岁的刘胡兰,就这样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献出了自我宝贵的生命。1947年3月,毛主席得知刘胡兰牺牲的消息,当即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大字,对刘胡兰短暂的一生作了崇高的评价。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中国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负不屈,视死如归,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崇高的革命精神。
红色经典电影是一部让我难以忘怀的电影。这部电影以一种独特而深刻的方式展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经历和青年对于革命的追求与付出。
影片通过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动荡与阶级斗争。故事情节紧凑又扣人心弦,使人无时无刻不被吸引。主人公们的命运与革命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历史时期的人民生活和革命事业。
这部电影的强项之一是它对于红色思想的热情和执着。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表现出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他们不惧困难,勇往直前,在革命的伟大事业中逐渐成长和壮大。这种精神鼓舞人心,让观众深受感染。
另外,影片的画面也非常精美。导演运用了鲜明的色彩和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革命时期的社会场景和人物形象。电影中的红色元素随处可见,彰显了革命的激情和力量。同时,影片的音乐也非常动听,通过音乐的烘托,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主题思想。
通过观看这部红色经典电影,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的伟大和青年的责任。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都给了我很多思考与启示。我深信,只有不断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的来说,这部红色经典电影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它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精彩的画面,展现了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
红色,它包含的文化和内涵是远远超出其他色彩的,它被冠以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中国红”。关于红色经典电影的观后感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我整理的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更多红色经典相关内容推荐↓↓↓
红色革命名人名言
红色经典散文朗诵
13首红色经典歌曲热门推荐
2021红色经典诗歌朗诵稿6篇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1
《八佰》这部电影是一部讲述在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故事。
其中的三个场面令我心中波涛汹涌,热血沸腾。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弹盾,组成了一个大盾往仓库里攻击,国民党用枪打不破,他们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弹,跳下去牺牲自己,炸了日本人。当时我的眼泪就已经绷不住了,哗哗的往下流。他们这种舍命为国家的精神,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当然,有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枪,不敢往前冲的逃兵,也让我心里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
第二个场面是他们在第三日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当时是国民党国旗,并不是五星红旗,当时的国旗是另一个角上是蓝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红色的。
红色经典电影会告诉我们那些红色随岁月里的感人故事!大家观看后都有哪些感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欢迎参阅。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篇一今天下午,我们看了一篇儿童话剧<<红领巾>>,它不但好看,还蕴涵了许多道理.
这篇儿童话剧主要讲了,几个小学生经过了时光隧道回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遇到了红军儿童团,于是小学生们也帮忙杀敌,最后儿童团的小红军为了保护小学生们,一一牺牲了.是的,都是红军的同志们奋勇杀敌,宁死不屈,消灭敌人,我们现在才有这样的幸福生活.他们都献出了生命,有的变成了残疾,有的被敌人残酷地杀害,有的则能幸存下来.他们都是最伟大的,最高尚的,最值得被别人称赞的,也是最令人敬佩的.有了他们,才有我们,要不是他们的坚强和伟大,我们是不可能生存下来的,也不会有我们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和红领巾,因为他们是用血换成的.
我们要尊敬革命前辈,是他们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的.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篇二伟大的中华大地,养育了亿万儿女,圆明园的火光,列强的入侵,唤起一代青年致力共和。芦沟桥的枪声,日本浪人的狂笑,激发又一代青年拍案而起,舍生忘死,挽救民族危难。
以上就是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的全部内容,《小兵张嘎》观后感 《小兵张嘎》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嘎子这个少年红军战士的形象,让我深受感动。他面对艰苦的生活,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投身红军,为战士们带去欢笑与勇气。他凭借聪明的脑袋和机智的策略,屡次完成艰巨任务,甚至将敌人首领捉拿归案,为红军立下赫赫战功。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