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诗歌?1、《自嘲》近代: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翻译: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2、《自题小像》近代:鲁迅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那么,鲁迅的诗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近代:鲁迅
译文: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2、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自题小像》——近代:鲁迅
译文:我的心无法逃避爱神射来的神箭,我炽爱着仍遭受侵略和封建压迫的家园。
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近代:鲁迅
译文:这份情感寄托给天上的星星却没有人明了,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我的祖国。
4、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题三义塔》——近代:鲁迅
译文:日本强盗轰炸上海闸北人民,饥饿的鸽子在瓦砾堆中幸存。偶然遇到好心肠的日本友人,把这只劫后的鸪子带回东瀛。
5、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烟水寻常事》——近代:鲁迅
译文:深夜从沉醉中一觉惊醒,只见荒村萧索江水茫茫,找不到栖身的席草充饥的米粮。
-鲁迅其书-鲁迅旧体诗新论
鲁迅其书
鲁迅一再申明:“旧诗并非所长,不得已而作。”《书信?致杨霁云(34,12,09)》。“其实我于旧诗素未研究,胡说八道而已。”《书信?致杨霁云(34,12,20)》。我认为,这些都不是单纯的自谦之辞,在鲁迅的创作整体中,显然以旧体诗的分量为轻――按照鲁迅严格的自我评价,既然有了《呐喊》、《彷徨》那样呕心沥血的谨严之作,这些多少带着应酬性质的旧体诗也的确可谓是“胡诌几句塞责”了《书信?致杨霁云(34,10,13)》。但是,旧体诗在鲁迅研究乃至现代诗歌研究中都有它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从文化学的意义上看,“鲁迅的旧体诗”,这本身就是一种饶有意味的称谓:鲁迅,这位现代思想的先驱如何与这类最古老最传统的文学样式建立了联系?难道在这种为新文学所超越的旧的束缚中,新文学的开创者反倒找到了施展自己才智的自由空间?“解放”了的自由体诗却不行?鲁迅一生创作诗歌79首,新诗不足8%,且仅在“五四”时昙花一现。同时,如果连作者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这“并非所长”,那又为什么总是要“不得已而作”呢?在这样的追问当中,我们实际上又开始超越了鲁迅本人,上升到中国新文学活动中这一引人注目的“旧体诗现象”。
鲁迅旧体诗选
别诸弟三首(1900年)
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莲蓬人·(1900年)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庚子送灶即事·(1901年)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祭书神文(1901年)
上章困敦之岁,贾子祭诗之夕,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
缀之以俚词曰:
今之夕兮除夕,香烟絪緼兮烛焰赤。钱神醉兮钱奴忙,君独何为兮守残籍?华筵开兮腊酒香,更点点兮夜长。人喧呼兮入醉乡,谁荐君兮一觞?绝交阿堵兮尚剩残书,把酒大呼兮君临我居。缃旗兮芸舆,挈脉望兮驾蠹鱼。寒泉兮菊菹,狂诵《离骚》兮为君娱,君之来兮毋徐徐。君友漆妃兮管城侯,向笔海而啸傲兮倚文冢以淹留,不妨导脉望而登仙兮,引蠹鱼之来游。俗丁伧父兮为君仇,毋使履国兮增君羞。若弗听兮止以吴钩,示之《丘》《索》兮棘其喉;令管城脱颖以出兮,使彼惙惙以心忧。宁招书癖兮来诗囚,君为我守兮乐未休。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旗手,这个提倡白话文的作家,写起古典诗文来也是毫不含糊!虽然他写作古典诗文少,但每一首的质量都很高,郭沫若曾称赞鲁迅古典诗作有唐代遗风。
确实,从诗歌风格上来看,鲁迅属于沉郁一派,比较接近唐朝的杜甫、皮日休和陆龟蒙。个人觉得和清代的曹雪芹,也可一比。
而鲁迅的诗歌水平,放在盛唐去,依然也能占据一席之地。
鲁迅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呐喊者的优秀作品吧!
1、七绝·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七绝·无题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3、七律·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4、七绝·悼杨铨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5、七绝·无题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原来的编辑文章中将“蒿莱”讹为“蒿菜”,感谢在评论区指出来的朋友)
又为斯民哭健儿
6—8、七绝·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
(一)
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
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
鲁迅写的爱国诗歌有《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自题小像》、《悼杨铨》、《题《呐喊》》等。
(一)《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这首诗见于《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纪念》,系鲁迅1931年为悼念“左联”柔石等五烈士而作。诗曰:“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作者艰苦的生活处境,颔联揭示生活困难的原因,颈联写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尾联写作者的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在旧中国的“长夜”将革命斗争到底的决心。
(二)《自题小像》。《自题小像》出自鲁迅的《集外集拾遗》,创作于1903年。诗曰:“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首诗的第一句作者倾吐自己内心蓄积的爱国感情,第二句叙述自己爱憎的原因,第三句总括前两句内容,并作了转折,流露出感到“同胞未醒”的苦闷忧虑,尾句是为国献身的誓言,表达了作者同帝国主义列强斗争的决心和为国捐躯的精神。
(三)《悼杨铨》。《悼杨铨》出自鲁迅作品集《集外集拾遗》,是鲁迅在1933年为了悼念杨铨而创作。诗曰:“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以上就是鲁迅的诗歌的全部内容,1、《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2、《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