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2019年安徽高考作文,2019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 作文大全
  • 2025-07-18

2019年安徽高考作文?安徽高考作文题,选自这次科普活动的材料,反映一个导向,就是在材料的引入中引入科技成分,这是可喜的。中学生囿于狭小的校园,局限于书本知识,往往对知识缺少直观的理解与感悟。这样的材料,除却写作立意之外的含义是值得点赞的。如果考生看到这样的材料,有着本能的亲切感,自然会在立意的确定上肯下功夫,那么,2019年安徽高考作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19年高考作文

【 #高考#导语】写好作文的核心,首先是大量的积累,有意识的积累和无意识的积累。而更多的时候是有意识地积累,我们想表达观点,除了直接说出我们的观点,还要对我们的观点加以证明,证明观点的时候,就需要事实材料或者前人的观念的材料。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19高考满分作文》供您查阅。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饥寒。管仲又说:“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也是礼仪文明的基础。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劳可安邦。

回首历史,但凡伟人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黄帝建造屋宇,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创制乐律;虞舜种田补鱼,烧制陶器,天下大和,百姓无事;苏秦熟读兵法,不舍昼夜,终有所成,名垂青史。无论是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历史佳话,还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无不展现着勤劳使人杰出的真理。

不仅如此,勤劳也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原因之一。中华民族何以屹立不倒,绵延至今?有人说是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有人说是农耕文明的稳固保守,有人说是大海、大漠、大山对于外来文明的阻隔,也有人说是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共生能力。

2019年安徽高考试卷

2019年高考全国lll卷作文

《是不舍、是期许》

可笑乎

若不经历失败,我们不会懂得成功的艰难,若不经历苦难便不会明白幸福来之不易。若不经历过离别,或许就不会懂得珍惜相处的岁月。珍惜曾经一起的人,珍惜我们即将逝去的大好青春。

初小阶段的我们心智不够成熟、懵懵懂懂,大抵是‘问世间情为何物,别后三日素不相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智愈加成熟,对“人情”有了深刻的感知,不自觉地对亲人或玩伴有了别样的依恋,分别的一个假期里,便会偷偷的想起在一起的日子。

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与同窗学友、与老师三年的朝夕相处已成为了习惯。当一个‘习惯’已经成为自然,便不会太在意彼此在一起的分分秒秒。转瞬之间,这间教室里的我们只剩下最后一节课,最后一段共处的宝贵时光。在这“最后”的光阴里,才意识到分别就在眼前,从此各奔东西。我们许下“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的美好愿景,也常听大哥大姐们聊起过多少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残酷事实。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有些人一旦离别便再难相见。不由得想起李白的那句“相知相见知何日……”,恍惚间提起“再见”二字多了几分不确定性。

东坡先生的《水调歌头》有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次离别是我们人生的转折点,对未来是惆怅、是期许,不可预知。

2019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以下是安徽历年高考作文题目的归纳整理:

一、2010年至2019年

2019年:围绕“劳动”这一主题,要求考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劳动的看法。

2018年: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旅程,又或是一种情怀……”为材料,写一篇文章。

2017年:根据“用三个词描述‘高考’”,选择两到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高考或表达对高考的看法。

2016年:围绕漫画材料“孩子考试得了100分,脸上印着唇印,后来得了98分,脸上印着巴掌;另一个孩子考试得了55分,脸上印着巴掌,后来得了61分,脸上印着唇印”写一篇文章。

2015年:根据材料“一位科学家说:‘这个世界需要天才,不过……’”,要求考生完成后续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年:剧本形式,围绕“剧本修改,谁说了算”的问题进行讨论。

历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目

安徽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立意分析

我们来看安徽高考作文题: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5月,中科院在沪研究所开放日活动上,一系列科普活动让青少年领略到科技魅力。甚至就包括蝴蝶翅膀原本无色。据报道,中科院在沪研究所纷纷推出公众开放日的科普活动,精心设计的有趣小实验让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领略到科技的魅力。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还让中学生动手操作价值百万元的高级仪器设备,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他们设计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翅膀。

安徽历年作文题目一览表

【 #高考#导语】高分作文肯定不是临场训练出来的,而是平时修炼出来的,它需要你平时多阅读,多观察,多积累,提升我们的境界,锤炼我们的思想。文章恰如人的影子,人的境界提高了,思想独立了,文章自然也立竿见影。下面 考 网整理了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一起看看吧。

独立的个体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只有一次机会,不能返回、不能后悔。每一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时都是一条全新的生命,是空白的,没有受到过污染的。在之后要如何在这张白纸上添加色彩,决定权都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每个人的一生都像是一本书、一部作品,假如我是创造生活的作家,那我定会按照我自已想做的来做,不会被外界的任何声音所干扰。而这些来自他人对自身的评价也可以说是“读者”对我们这部“作品”的看法。

坚定自己,相信自己。来自于外界形形色色的声音有很多,有好的、坏的,各种各样的评价,或许你会感觉到很委屈、困惑:为什么我自己的生活要被他人所讨论、评价?是的,每个人都独立个体,不用去在意别人的眼光,做好自己,活出自己最真实的色彩。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在这些人际往来中,得到别人的评价是避不可免的。从中挑选中觉得认同的,去改变、完善自己,对于那些不认同或不舒服的言论,不去理会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2019年安徽高考作文的全部内容,为自己所奋斗、努力、拼搏。做好自己,不受他人、外界的干扰,保持自己的初心,创造好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延伸阅读:其他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两篇 择而听之 只听取读者的意见,你的作品会失去属于自己的味道;一味的坚持自己的想法,也可能会使读者无法理解。所以对待“读者”,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